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科研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新冠肺炎疫情可診、可治、可防的態(tài)勢基本形成。這是6日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科技部社會發(fā)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介紹的情況。
據吳遠彬介紹,在可診方面,已經有14個檢測產品獲批并應用于臨床,整體檢測水平顯著提高,能滿足國內診斷檢測的需求??贵w和核酸兩類檢測的試劑互相補充,進一步提高檢出率。
在可治方面,科技攻關的一批藥物和救治技術已在疾病救治當中擴大應用,磷酸氯喹、托珠單抗、中醫(yī)藥當中的有關方劑和注射液等一批推薦的藥物以及康復者血漿、血液凈化治療這樣一些治療方法也納入到診療方案,正在積極推動干細胞、單克隆抗體等先進技術用于危重癥患者治療研究。通過臨床實踐制定了分型分層的治療策略,不斷優(yōu)化治療方案,其中就包括阻斷輕型、普通型向重癥轉化的治療方案,也包括重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方案。
在可防方面,開展了多種傳播途徑的動物實驗,為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控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疫苗攻關正按5條技術路線加快并行推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也在疫情防控當中廣泛地被應用。
據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介紹,中醫(yī)藥和中西醫(yī)結合在臨床救治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在湖北全省應用中醫(yī)藥進行救治的患者已經達到90%以上,臨床數據顯示中西醫(yī)結合、中西藥并重的治療效果更好。(記者熊建)
圖集
【糾錯】
責任編輯:
劉笑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