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通车,车辆可通过隧道穿越副中心核心区-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5

04/21

11:19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6版 各地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通车,车辆可通过隧道穿越副中心核心区

2025-04-21 11:19:2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6版 各地

  4 月20 日拍摄的北京东六环地下隧道。新华社发(中铁十四局供图)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樊曦 张骁)20日,随着信号灯由红转绿,车辆从原六环路驶入东六环隧道,历经5年建设的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全线建成通车。自此,往来车辆可以通过地下隧道穿越城市副中心核心区。

  东六环改造工程是北京市重点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标志性工程,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城市副中心,南起京哈高速、北至潞苑北大街,线路全长约16.3公里。其中7.4公里长的盾构隧道是全线控制性工程,由首发集团组织实施、中国铁建铁四院设计、中铁十四局等单位参建。

  据铁四院项目设计负责人何应道介绍,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最大埋深达75米,是北京市埋深最大的地下隧道,也是我国已建成最长盾构高速公路隧道之一。建设过程中,隧道需长距离穿越高密实富水砂层,并穿铁路、地铁、公路、河流等99处风险源。

  针对施工难点,建设团队量身打造了两台最大开挖直径达16.07米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和“运河号”,历经两年多施工,攻克了盾构浅覆土始发、盾构机高风险吊装、长距离穿越高致密砂层等技术难题。中铁十四局项目总工程师杨哲表示,隧道建设中最大的安全挑战是控制地层沉降。项目团队依托自主研发的同步双液注浆技术,缩短浆液固结时间,快速达到有效强度,为隧道管片提供坚固的“金钟罩”。此技术实现了地面沉降毫米级控制,填补了我国超大直径泥水盾构隧道同步双液注浆的空白。

  首发集团首发建设公司东六环改造工程项目管理处项目副总经理郭琪表示,建设团队还应用隧道智能通风技术,实时监控隧道内多种数据以控制通风系统,并与南北盾构井的空气净化装置联动,可降低车辆污染物浓度,预计净化效率可达到80%以上。同时,隧道采用新型降噪路面结构,可有效降低雨天事故率与路侧交通噪音。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是联通顺义、大兴、亦庄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通车后对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协同发展,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务水平,进一步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等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冯明
关键词:北京市,隧道,工程,建设,项目,盾构,东六环,改造,技术,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