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新加坡7月29日电 (记者岳晨星、王子江)在新加坡潮湿闷热的空气里,金牌的重量似乎更沉了一些。
28日的游泳世锦赛跳水男子双人三米板和女子双人10米台决赛,两个不同的项目在同一天先后见证“四冠王”诞生——王宗源和陈芋汐与各自的新搭档郑九源、掌敏洁联手摘金。
从2022年布达佩斯世锦赛,到福冈、多哈,再到今年的新加坡,23岁的王宗源和19岁的陈芋汐有太多的相似之处:年少成名、身经百战、场上沉稳场下活泼……而更能让两人产生共鸣的是彼此对于成长的感悟。
“我经历了四届双人的比赛,从第一届(搭档)曹缘,然后2023年和2024年是龙道一,这一届是郑九源。这四届对我来说确实收获满满,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和优势,这个过程当中会让我有一些些改变,但是我也能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一些东西,然后用到自身当中,包括自己的心态和与搭档的交流,让我也成长了许多。”
四年四冠,变的是身边人,不变的是那份对胜利的渴望,王宗源坦言,每一位搭档都促成了自己的成长。
双人跳水是一个讲究同步到0.1秒的项目,同步动作、呼吸节奏、心理状态都需要磨合,台上一秒,台下千跳。无论世锦赛还是奥运会,王宗源参与的双人项目从未让金牌旁落。
“外界看我们可能比较轻松,但其实上个(奥运)周期一直到现在,也有伤病在身上,特别是腰伤,前几年确实也让我停了一段时间。但是既然选择了跳水,我就要一直走下去,因为我还热爱它。”他背负的不仅是外界对于自己的期待,还有疼痛背后的热爱。
回顾四届世锦赛,陈芋汐娓娓道来:“从2022年至今,自己的状态和变化还是蛮大的。在布达佩斯其实经历了一些伤病,从不断地激励自己、调动自己去完成最后那场比赛,再到今天作为一个女台上面的老将,在赛程比较紧密的情况下调整自己的体能,对于我来说都是在不断成长和进步。”
她已然是女子10米台的“标杆式存在”。2018年,她13岁拿下全国冠军,2019年世锦赛首秀即夺冠,以世界冠军的身份走入公众视野。此后大赛不断,她站在高台上,也站在压力最集中的地方。
陈芋汐坦承,自己在巴黎奥运会后有一段时间感到迷茫,通过教练、领队等周围人的鼓励和支持,才慢慢找到前进的方向,直到现在重新变得更加专注于自己的比赛。她认为双人项目的成绩靠的“就是不断地磨合,不断地调整”。
一板一台,两人不尽相同的成长轨迹,汇聚成坚持信念的共鸣。
关于过去,王宗源说:“来时的路自己最清楚。”
关于未来,陈芋汐说:“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