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雷海民:发挥“配伍”优势 做高质量的中国药-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7/29 10:22:14
来源:新华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雷海民:发挥“配伍”优势 做高质量的中国药

字体:

新华网北京7月29日电(张悦)7月28日,新华网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主办的“‘千年本草’中药新质生产力行动”在京启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院长雷海民教授作了“中国梦 中国医 中国药”的主题发言。雷海民指出,要用现代语言和技术阐述中医药,为健康事业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雷海民指出,如何遵循中医药的发展规律将这一“瑰宝”说清楚、讲明白,推动符合中国人素质特点和基因传承的“中国药”的落地,是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一直在研究的问题。

在实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中国梦”的过程中,中医药在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几个阶段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次活动的主题“千年本草”,也契合了中医药“钥匙”的作用。

雷海民表示,中医药在解决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尤其是脱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在甘肃、宁夏、云南、广西等省份的很多地区,靠中医药实现了脱贫致富。更重要的是,中医药也形成了总体辩证施治和一人一方的文化优势。

在“中国医”方面,中医和西医如何并重是关键,要找到并遵循它的发展规律。中医的发展规律是从临床开始,先验证临床有效,再逐步说清楚、讲明白,最终制成“中国药”。要实现医药资源的扩容,可以进一步大力发展诊所,国家卫健委已推进医疗机构下沉,关键是要增强相关机构在共病、慢病以及疑难杂症等方面的诊疗能力,“用数据说话”。

雷海民表示,在中医的整体发展上,要围绕自然科学、拥抱自然科学,在传播中医药怎么起作用、为什么起作用方面持续探索。比如“配伍”是中医药最大的优势,既要说清楚、讲明白中医药的科学内涵,未来还要重视中医药的产业,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和诊所的形式,聚焦一些疑难病、罕见病,将辩证思治、一人一方落到实处,未来制造出符合中国人素质特点和基因传承的“中国药”,发挥中医药更大的优势,继而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让千年本草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纠错】 【责任编辑: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