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见”到“听懂”,一颗MEMS麦克风的进阶之路-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5/06 17:08:17
来源:新华网

从“听见”到“听懂”,一颗MEMS麦克风的进阶之路

字体:

  新华网北京5月6日电(记者 丁峰)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一项看似微小的技术正在重塑全球产业链格局。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这种通过硅基微加工工艺制造的微型器件,凭借其微型化、低功耗与高集成度特性,成为推动全球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医疗健康等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元件。

  科创板上市企业敏芯股份,正以MEMS传感器技术为剑,劈开技术壁垒的荆棘,在人工智能时代书写着中国智造的传奇。敏芯股份董事长李刚近日接受新华网记者专访时,揭晓了企业从手机麦克风到机器人“神经末梢”的技术突围密码,阐释了从“点状突破”到“生态共建”的产业革命逻辑,更展望了从“替代者”到“定义者”的战略升维图景。

  从手机麦克风到机器人“神经末梢”的技术突围

  在敏芯股份的实验室里,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上演。传统麦克风仅能捕捉声波振动,而敏芯研发的高信噪比(SNR≥70dB)MEMS麦克风,通过内置AI降噪算法,可在125分贝工业噪声中精准识别0.1秒的异常声响。一枚直径不足1.5毫米的麦克风芯片,承载着企业技术突围的艰辛与荣耀。“这不仅是手机里的传音器,更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耳朵’。”李刚轻触芯片,眼神中闪烁着技术人的执着。

  回溯十年前,敏芯股份还不是手机产业链中的“隐形冠军”,彼时全球MEMS麦克风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中国企业只能承接低端代工。然而,面对这样的困境,敏芯股份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了技术突围,实现了国产替代的惊险一跃。

  弯道超车背后,是敏芯股份无数个深夜的坚守与付出。他们不断研发,提升传感器精度,最终首创了“半导体微加工+柔性封装”工艺,使生产成本骤降60%,而精度反而提升3倍。如今,敏芯的MEMS麦克风传感器全球出货量已突破10亿颗,MEMS麦克风芯片出货量更是连续三年位居全球前三,彻底改写了行业格局。

  在MEMS传感器领域,敏芯通过自主攻关,掌握了多品类MEMS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能力。这一能力的掌握,意味着敏芯不仅实现了对国外技术的替代,更具备了在全球竞争中领先的能力。李刚自豪地表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跟上国际步伐,更要引领行业潮流。”

  在机器人领域,从常见的扫地机器人到前沿的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都是实现其智能化操作的核心部件。据介绍,目前国内扫地机人大多采用敏芯的声学传感器,接收指令并“听懂”。而李刚特别提及人形机器人,他认为这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人形机器人需要高度灵活和精准的运动控制,这对传感器的精度和功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敏芯在人形机器人传感器领域积极布局研发,目前主要关注高精度六维力传感器。”

  李刚介绍,公司采用独特的MEMS技术路线,与传统航天系企业采用的在金属上贴应变片的方式不同,“通常一个关节用的六维力传感器价格高达1万多元,这限制了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敏芯的MEMS技术则通过半导体手段,实现了微米级别的精度控制,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稳定性,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实现六维力传感器小型化和高性价比生产。”

  李刚表示,随着机器人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对传感器的需求将爆炸式增长。例如,在养老经济领域,家庭智能化需求催生了对机器人的大量需求,而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的“神经末梢”,将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从“点状突破”到“生态共建”的产业破局

  技术突围只是起点,敏芯股份的野望,在于撬动整个产业链的“链式反应”。

  2024年,敏芯股份的产品销量持续上扬,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5.06亿元,同比增长35.71%;毛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01.46%。在声学传感器领域,敏芯已成为国内领先的供应商之一,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高性能的声学传感器产品,赢得了OPPO、Vivo、小米、传音等手机厂商的一致好评。在MEMS传感器领域,敏芯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敏芯股份与某国内知名品牌的合作,是他们智变未来战略的重要一环。双方在手机和手表领域合作的压力传感器,成功将高量程高精度与海拔潜水二合一传感器应用相结合,从而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这一创新使得消费者能够通过一颗传感器同时获取海拔高度和潜水深度信息,极大地提升了运动监测的便捷性和准确性。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敏芯股份在传感器领域的强大研发实力,也体现了他们与科技巨头的紧密合作关系。

  敏芯股份与上下游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生态。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敏芯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敏芯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李刚表示:“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提供产品,更是构建一个开放的、共赢的生态系统。”

  在产业链上下游,敏芯股份构建了完整的MEMS产业链,从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聚集了有梯队的行业人才。这一产业链的完善,不仅提升了敏芯股份自身的竞争力,更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市场的持续拓展,敏芯股份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公司规划中的海外布局举措,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国际化的决心,公司将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MEMS解决方案提供者。李刚说:“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能制造,更能定义未来。”

  从“替代者”到“定义者”的战略升维

  站在科创板这一资本舞台上,敏芯股份的视野已超越“替代”,直指“定义”。

  “科创板不仅是融资渠道,更是创新引擎。”李刚感慨道。上市以来,敏芯股份充分利用科创板的优势,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多品类MEMS芯片设计和制造工艺能力。财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占比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技术成果转化率显著提升。科创板的赋能,让敏芯股份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从单一的声学传感器,到压力传感器、惯性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敏芯股份的产品线不断拓展。公司通过技术复用,快速拓展新领域,形成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李刚介绍:“我们要做‘全栈式’解决方案提供者,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在敏芯股份的战略规划中,“定义者”的角色清晰可见。公司正布局传感器进军生物医学、光化学等前沿领域,探索传感器的融合创新。李刚透露,未来敏芯不仅要感知世界,更要理解世界、改变世界。通过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MEMS解决方案提供者。敏芯股份的“智变蓝图”,正是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生动诠释。

  更长远来看,敏芯股份的目标是在2030年跻身全球传感器前三强。他们不仅在MEMS麦克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还在不断拓展新的技术领域和市场应用,如自动驾驶赛道的MEMS惯性传感器等。敏芯股份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从感知物理世界到联接数字文明,每一次微小的振动都蕴藏着改变未来的力量”的企业愿景。

  从实验室里的“静音革命”,到产业链上的“链式反应”,再到定义未来的“智变蓝图”,敏芯股份的每一步都踏在时代节拍上。这家科创板企业用技术创新书写着中国智造的勇气与担当,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芯”,亦能定义世界。

【纠错】 【责任编辑: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