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悦听】江苏扬州:古运河边上的城市书房-新华网

【新华悦听】江苏扬州:古运河边上的城市书房

2025-07-29 11:13:45 来源:新华网

  新华悦听,值得一听。大家好,这里是《新华悦听》,我是本期主播鹿平,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文章是长篇报告文学《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一书中的《江苏扬州:古运河边上的城市书房》(节选)。

  我自认为对扬州的文化内涵比较熟悉。且不说“烟花三月下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浅深红树见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待羔儿、酒罢又烹茶,扬州鹤”“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烟月扬州如梦寐”“蝉声相送到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等古诗词夺魂摄魄,且不说瘦西湖、五亭桥、何园、个园、古运河等精致风景引人遐想,也且不说扬州古代诗人张若虚、秦观、郑板桥,现代作家朱自清、汪曾祺等锦绣诗文令我等膜拜,单是淮扬菜系之扬州特色“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等生活趣味都令我等俗人念念不忘。

  何况作为一个出版人,我对我国雕版印刷技艺的卓越代表城市扬州一直恭敬膜拜。历史上,我国雕版印刷亦被称为扬州雕版印刷。2006年,“扬州的雕版印刷技艺”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以扬州为代表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实话说,每每说到扬州,我最先想到的不是烟花三月和淮扬菜,而是扬州雕版印刷。

  无论是唐诗宋词的扬州、风景别致的扬州,还是文人墨客的扬州、吃喝玩乐的扬州,都受益于印刷的传播!

  扬州的城市书房理当在全民阅读中出彩!

  我们是从江阴冒雨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扬州的。根据安排,直接来到三湾湿地公园东门跟前来接待的朱馆长他们会合。朱馆长领我们进入宽阔的三湾湿地公园,整个公园的建筑风格素雅且古朴。晌午时分,大雨刚停,公园里几乎没有游客,显得空阔而清新。他先把正前方远处芦苇掩映、绿水盈盈的古运河指给我们看,接下来就指着左前方的一座两层小楼告诉我,这是三湾城市书房。两层小楼的一楼四面通透,设置了很多椅凳。小楼临古运河而建,融入了中国传统水岸建筑中水榭和画舫的元素,不远处蜿蜒流淌的运河水成了小楼的借景,使得小楼宛如浮在水面上。这就是被网友称誉的扬州第一家“藏”在湿地公园内的城市书房。

  走进小楼,一楼的通透和椅凳让我觉得美妙无比。这里没有书房应有的书架和书籍,因为在湿漉漉的湿地空气中显然不能敞开放置书籍。市民游客可以在此静坐小憩,可以看运河水拍打千年古岸,可以听黄鹂在翠柳上鸣叫,可以在这里怀想唐诗宋韵。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阅读!

  要读书就循着木梯上到二楼。二楼里咖啡色的实木家具、布艺椅以及临江窗户营造出优雅静谧的阅读氛围。正大厅悬挂着一盏直径大约1米的鸟巢灯,鸟巢灯似乎用金黄色竹篾编织而成,洋溢着热烈而成熟的生命状态。

  书房管理人员上前来给我介绍,书房有200多平方米,藏书近2万册,报刊20余种,主要是综合、历史、艺术、文学等类别的书籍,注意满足不同年龄段市民的阅读需求。另外,在这里可以阅读30万种电子书,进入30个大型数据库和扬州市图书馆的6个自建数据库。书房为阅读者提供办证、借阅、还书、消毒等服务,办证、借还书可以实现全自助服务。自从开办以来,周末来此的读者每天可达五六百人。

  书房很安静很舒适,因为刚下过雨,读者不太多,三三两两各自看书写作,氛围温馨。如此小而美的书房,我不忍心匆匆浏览一遍而过,于是找了一张临窗空位坐下,窗外不远处就是运河。恰好书桌对面坐着一位老爷爷,我们目光触碰,于是我问他:老人家经常来这家书房吗?老爷爷和善一笑,说:我们是外地游客,碰到雨,在这里躲雨。他身后坐着一位老太太,然后是一对中年夫妻,再后面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我问:你们一家人来扬州旅游?他说是的。我告诉他外面雨停了。他略侧过脑袋朝两个小孩看看,没说话。两个小孩看年龄大概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各捧着一本书在看。我明白,老人家不愿意就此打断小孙子们的阅读,权且继续临窗观赏运河风景,等待两个小孙子读书尽兴。

  真好!在扬州,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享受轻松,享受悠闲,只做你自己,或者读书,或者看风景,人生姑且任意去留。

《有书香的地方:中国全民阅读纪事》

聂震宁 安徽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饱满的阅读之书。它以厚重的资料、绵长的行迹,更以真切的故事,书写了作者对阅读的虔诚与笃信,记录了全民阅读伴随中华儿女不断提升自我、共同进步的温馨历程。遍访天南海北,亲历重镇远乡,作者用对全民阅读胜景的摹写,展现了万千读者对阅读的相同热爱,显示了全民阅读参与者的具体形象,还原了祖国南北在在处处的郁郁书香。